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由日本伊豆大島土砂災害後高效率的空拍及資訊分享談起~~~

災害過後,最能快速掌握災情狀況與規模,莫過於災後第一時間的衛星或是空拍影像,
此外,資訊的公開與分享,更是在救災過程中,提供各協力單位及民眾溝通上最重要的一件事。
日本在這方面的效率真的是讓人讚嘆!!

今天想先觀摩一下日本國家地理院在伊豆大島土砂災害後,空拍的效率及資訊分享的方式。


  • 伊豆大島土砂災害發生於2013年10月16日凌晨2:50



  • 日本國家地理院在當天(10/16)即完成空拍,並在網頁上發布斜拍的成果。

http://www.gsi.go.jp/index.html

順便提一下,民間的「アジア航測株式会社」也是在10/16當天就完成空拍及網頁發布。
http://www.ajiko.co.jp/article/detail/ID4WCH7QN8H/


  • 10/17 完成正射影像,並發布在新開發的「災害情報共有マップ【電子国土Web.NEXT】 」系統上。


並提供災害範圍的kml檔。



  • 災害情報共有マップ【電子国土Web.NEXT】 系統利用web地圖提供了許多便利的功能,例如:






在京大研究室測試的結果,系統的效能及速度真的不錯,影像解晰度超高~~~ 大推。
http://portal.cyberjapan.jp/site/mapuse4/index.html?lat=34.74383&lon=139.379299&z=13&did=BAFD200K&lkey1=hisai1310typhoon26&lopa1=1&lkey2=naname1310typhoon26&lopa2=1#lat=34.74383&lon=139.3793&z=13&did=BAFD200K&lkey1=hisai1310typhoon26&lopa1=1&lkey2=naname1310typhoon26&lopa2=1&zoom=13&layers=BTTTTTT


此外,每一層影像都可以調整透明度,所以,如下圖,在災害前的影像上疊上土砂流出範圍,即可清楚地看到那幾棟房子受災。



甚至還提供三十幾年前(1974~1978)的彩色底圖~~~ 真感人啊~~


簡言之,這個系統的流暢度及介面設計上,確實有不少可以借鏡之處。

這個案件能在災害當天即能完成空拍及上網公開,固然與颱風在高緯度地區走的飛快(颱風在日本時速常在30~50km/h;在台灣卻走得像烏龜,時速只有15~25km/h),所以風雨持續時間較短,天候很快即能轉好,適合空拍有關。
但日本相關單位的效率還是令人敬佩的。
更重要的是,這個無私分享的分工機制與公開平台,正是台灣防災工作一定要加緊追上的重點

然而,最遺憾的還是,國內目前根本沒有像日本國家地理院這樣專責的單位來處理這項工作~~~ 嘆~~

沒有留言: